2.习惯
老司机们玩了十几年的老游戏,技术早已炉火纯青,有什么理由非要去新游戏里做一个前期被虐的小菜鸟呢?这就好比街边的象棋高手一样,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下棋了,可是人家只要有3、5个棋友相陪就足够度过很多个快乐的下午。而且,随着网络的发达,人们越来越容易找到更多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人。比如贴吧、微博、公众号,并且在这个圈子里相互交流、相互比较,甚至一起开黑,那么,这些冷门的老游戏就会一直存在下去!游戏是年轻人的娱乐,稍微上了点岁数的人,基本都不会再愿意再从头开始去学习一款全新的游戏。因此,当他们坐在电脑前想要娱乐的时候,首先想到的绝对不是“现在什么游戏最流行”或者“现在什么游戏最好玩”。他们最优先选择的往往是自己记忆里最深刻的那一款游戏,因为家庭和事业的重担已经让他们无法再承担那么高的学习成本了。
3.激情
网游其实很多时候玩的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激情。《传奇》的激情从何而来呢?很大一部分是PK爆装。玩家通过PK爆装可以抢夺其他玩家的装备。围绕PK爆装和利益争夺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,乃至群体间的厮杀,其实就是《传奇》最精髓的激情乐趣所在。看看别的RPG游戏,比如现在同样火爆的剑逆八荒也主打跨服PK,但在PK方面顾及了玩家的接受度,去掉了PK爆装的设定。各有利弊吧,不过说真的,这种毫无保留的PK爆装,也只有在“传奇系”游戏中才会最大化放大还原,生搬硬套还真不合适。
至于为什么现在没落了呢
落寞其根源还是在于,游戏品质太差,无法对玩家形成长效留存。
传奇广告跟“脑白金”广告并无本质区别,都是利用投产比来做为产品运营的核心指标。它所关注的不是产品品质,而是投产比能否保证利润率。
在投产比大于1时,游戏公司就会持续循环投放,将市场里的潜在玩家一网打尽。可当投产比低于1时,投放就会被叫停。然后,给游戏换一个皮,把刚收割完的用户,再割一遍。
在这套买量模式中,它所追求的不是品质游戏所带来的长效收益,而是可循环投入产出的短期回报。它需要尽最大可能让获取的用户,在短期内充值最大化。这套商业模式也让贪玩游戏饱受争议。
新京报就曾写过一篇《“贪玩蓝月”的吸金陷阱:游戏公司两月营收约10亿,有用户充值11万》。可在贪玩蓝月的广告语中,多次声明:“无需充值!”“装备随便爆,在线能回收,元宝秒兑换”等。许多玩家都被贪玩蓝月的虚假宣传所吸引,可进入游戏后,却是处处深埋套路,充值随处见,装备不可回收,元宝成废物等
在游戏买量市场上,游戏公司投入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尽快回款,尽快看到回报。唯有如此,才有更多的钱去做重复投放,获取更多用户,将利益推到最大化。
“无需充值”,本就是一句忽悠人的营销话术。可并不是每一个游戏公司在买量市场上遵循贪玩游戏的赚快钱套路,也有一些游戏公司以长效运营为目标。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米哈游。
可以说,米哈游旗下的“原神”能够火爆全球,离不开买量成本的控制。正是在较低的买量成本控制下,米哈游才能将“原神”推向全球,并收获到全球玩家的喜爱。
米哈游通过原神游戏的高品质,得到了全球用户的喜爱,实现了游戏的长效运营。可贪玩游戏的传奇品质太差,只能一轮游,割完一波韭菜后,用户就大量流失,营收也随之下滑,游戏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。
IP联营,品质至上
当前,买量成本越来越高,无论是中小游戏厂家,还是头部游戏厂家,都面临巨大的买量成本压力。
能像腾讯一样,拥有10亿级微信流量池的只是极少数,绝大部分游戏厂家都不具备腾讯的流量优势。
对中小游戏公司而言,如果自己买不起量,又买不起IP,却仍然执着于精品游戏的打造,认腾讯做爹,确实是一个无奈却又最好的选择。
在游戏买量的江湖上,传奇正在消失,更多的是原神这类品质游戏的崛起。换皮游戏的买量玩法已经无法维系,品质至上的精品游戏统治时代已经是业内共识。
想要获得长效收益,游戏公司可以始于买量,但必须终于品质。
为传奇感到惋惜 对逝去的青春表示遗憾 最后小编在说一下某些人 把我辛辛苦苦 苦思冥想一天的成果原封不动的搬运这就有点过分了 ,我晚上在找素材的时候看到有篇文章和我写的一模一样 。连游戏截图都是我我角色 。你说可气不可气 关键是他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改 。 麻烦你尊重一下我的劳动成果行不行!!!!
我把他截图放在下面 大家来帮忙评评理
对于这种人我没什么好说的 而且那个网站还举报不了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