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豪饮
李逵是《水浒传》中最生动的一个人物,他这个人性格豪爽、粗鲁也是通过饮酒来表现的。李逵十分喜欢饮酒,最向往过得日子就是能够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。
"禅杖打开危险路,戒刀杀尽不平人"是鲁智深鲜明形象的概括。他同史进、李忠喝酒时,得知金氏父女被郑屠户欺负,了解清楚情况后,他痛打了郑屠户,表现了鲁智深的性急粗鲁,但为人正直的性格。鲁智深饮酒后痛打郑屠,淋漓尽致表现出他的豪气,饮酒让人物形象更加光彩照人。还有他大闹五台山、倒拔垂杨柳的精彩情节都是和酒联系在一起的。
鲁智深醉酒
二、酒对故事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
因为有酒的存在,让矛盾和冲突更为加剧,促进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。在豹子头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,酒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他侠肝义胆、救弱济贫。高衙内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他的妻子,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被人家调戏,简直是奇耻大辱。可在等级制度面前,他敢怒不敢言,只能忍辱负重。鲁智深帮他教训高衙内时,他还进行劝阻。后来高俅陷害他入狱,幸被开封府尹的帮助才幸免一死,妻子张氏被逼自缢身亡。林冲被发配沧州。
在沧州,林冲遇到了当初被他所救的人,正好开了个小酒馆。这真是应了"好人有好报"这句话,小夫妻不仅常常请林冲吃酒,还帮他浆洗衣裳,更重要的是后来把听见京都来人的谈话转告给了林冲,让林冲有了戒备。所以,当把他调入草场的那一刻,林冲就想到了定有缘故。
为了御寒林冲离开草场去买酒,回来就燃起了大火,无处栖身的情况下躲进了山神庙,恰好听见陆虞侯等要害他,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,林冲怒杀了这三个人。逃离路上又是因为酒与人发生了争端而被捉,偶遇柴进得以被救,后经过他的引荐去了水泊梁山,这一路上又都是有酒相陪。所有的情节的发生发展都没有离开过酒。
若没有遇见开酒馆的故人,他就不会有警觉意识,若不是去买酒就会葬身火海,若不是因为与人争酒喝就不会遇到柴进,也就没有了林冲反上水泊梁山的故事。
所有故事的情节都是以酒为主线来展开,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,更富有感染力,也更能表现出梁山好汉的英雄豪气。《水浒传》能够吸引读者,就是因为梁山英雄好汉惩恶扬善,打抱不平的正义行为符合大众心理,而酒在塑造英雄好汉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林冲买酒
三、通过对酒的描写,反映出宋徽时代的酒文化以及社会现状
在《水浒传》中,酒业景象非常繁荣。在繁华的城镇,酒楼是随处可见,酒楼就有浔阳江楼、琵琶亭、狮子楼、鸳鸯楼、快活林酒店。偏野的乡村也是小酒馆众多。
1.酒楼酒馆众多
第四回,鲁智深下山来到一个有六七百户人家的村庄,就出现多家酒馆;鲁智深离了铁匠人家,行不到三二十步,见一个酒望子挑出在房檐上。出得店门,行了几步,又望见一家酒旗儿直挑出在门前。
起身从这里出来,连走了三五家酒店,都不肯卖给鲁智深酒。远远地杏花深处,市梢尽头,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。智深走到那里看时,却是个傍村小酒店。这样的场景在《水浒传》中非常多,可见当时的就业很繁荣。
2.酒种类繁杂
对于酒的种类也是繁多。第三十八回,在琵琶亭,宋江宴请戴宗、李逵,上的就是江州有名的玉壶春好酒。第三十九回,宋江浔阳楼醉酒,喝的则是一樽蓝桥风月美酒,还有青花瓷酒都是好酒。普通人家常喝的是一些老酒、素酒、荤酒、黄米酒等。那时候人的饮酒量很大,有的提起一桶就能一饮而尽,是因为酒的度数很低。
虽然《水浒传》中,到处都可以见到水泊梁山好汉们的豪饮场面,但也并不是不分场合和地位的,如结拜、庆功会、接风送行等酒宴,在座次等方面,就体现出很强的江湖规矩。喝酒的座次是按身份和地位排定的,有尊卑、主客之别,礼节是不能违背的。
3.饮酒讲究座次排位
梁山108将宴饮时"各依座次,分头把盏"就是明证,老大宋江肯定是坐上头位。如戴宗与李逵到琵琶亭饮酒,宋江就是坐了上席,戴宗坐在对席,肩下便是李逵。还有林冲住进柴进庄上,受到柴进的款待,林冲坐的就是客席,此时洪教头进来大大咧咧坐了林冲的位置,这让柴进心里很不舒服,这种做法无疑被视作没规矩无理的表现。
再有,宋江来到柴进庄上,酒席上"宋江正面坐地,柴进对席,宋清有宋江在上,侧首坐了。"待武松进来时,宋江让他坐在身边,"武松哪里肯,谦让半晌,坐了第三位"。实际上,这样的排位,现在社会依然如此。
结束语
《水浒传》是一部政治斗争题材的作品,酒文化只是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侧面,作品涉及到物质、礼仪、节日民俗、精神等各个层面。丰富的酒文化蕴藏其中,是当时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内容的集中反映。
透过酒文化,能了解宋元时期社会的一些风俗和民俗,通过《水浒传》酒文化,让我们懂得了时势造英雄的意义,了解了宋元时期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风俗,对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